成果转化
《信用蓝皮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报告(2023—2024)》正式发布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近期,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编著的《信用蓝皮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报告(2023-2024)》正式发布。图书由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淼主编,国信研究院专家委主任魏礼群作序。


本书立足2023-2024年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聚焦前沿理论研究、实践难点问题,全面呈现信用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全景展示信用实践典型创新案例,剖析信用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紧扣国家顶层政策文件


紧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设计篇章主题,通过“总报告—理论篇—地方篇—行业篇—专题篇—创新篇”六维立体框架,构建层次严谨、重点突出、逻辑闭环的理论实践体系。全书内容兼顾政策制定者、行业研究者、企业从业者及普通公众需求,为读者快速掌握信用体系建设全局提供权威参考。

“5领域”深度理论探究


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何从宏观、微观层面赋能国家战略这一核心问题,基于我国信用建设现状,对信用体系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信用经济建设、企业信用评价、信用法治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理论研究,通过系统剖析和思路梳理,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对策体系,为读者在实践中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7+7”多维实践透视


精选七个地区信用建设实践案例,重点展示科技赋能、数据要素价值挖掘与信用应用创新等地方信用建设经验,为全国各地信用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模板。聚焦文旅、电力、交通、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品牌建设、EGS等七大重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详解各行业信用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成效,读者能够清晰感知信用在不同行业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性信用建设提升行业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9专题”精准洞察新动向


基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2024—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收录政务诚信、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信用承诺、信用修复一件事、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建设、合同履约全流程信用、平台经济信用、农村信用、个人征信等九大专题,深入剖析各项重点工作的实践创新与未来走向,提供详实案例与数据支撑,助力读者精准把握信用体系建设新动向。

“5角度”探索信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以信用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数据资产增信融资、信用大数据实验室建设、粤港澳跨境信用合作、信用环境指数构建等章节,与读者共同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激活信用数据要素潜能、发挥信用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据要素市场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



编委会

4150b280063bd425d243d9f07299d936.png

精彩目录

总报告

2023  —2024 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及展望


理论篇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建议

第二节   信用体系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

第三节   我国个人征信制度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

第四节   信用经济发展及建设路径研究 

第五节   企业信用评价的合法性 、合理性 、公平性研究


地方篇 

第一节   广东 :  强化科技赋能推进信用广东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节   浙江 :  激活信用数据要素价值,有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山西 :  夯实信用建设基础深化信用应用创新

第四节   厦门 :     信用+  创新实践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五节   无锡 :  打造   四创新   模式提升信用修复加速度

  第六节   深圳:  以数识企以信治企打造 信用哨兵  智慧监管模型

第七节   大连 :  夯实信用   硬支撑 ” 提升城市   软实力  


行业篇 

第一节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

第二节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节   加强品牌信用建设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基石

第四节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第五节   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第六节      信用+ESG   实践创新

第七节   工程行业信用状况报告


专题篇

第一节   政务诚信建设

第二节   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

第三节   信用承诺实践创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打破壁垒 、协同联动 ,积极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

第五节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建设

第六节   合同履约全流程信用建设

第七节   平台经济信用建设

第八节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第九节   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创新篇 

第一节   信用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实施路径 

第二节   数据资产增信融资实践

第三节   信用大数据实验室建设路径探索 

第四节   粤港澳跨境信用合作

第五节   信用环境指数构建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