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21年至2022年为时间节点,总结和回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分析研究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趋势和重点工作。全书共有总报告、理论篇、地方篇、行业篇、专题篇、创新篇六个篇章,同时,将信用建设典型创新案例和境外信用建设进展作为附录。
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
本书汇集了信用立法、信用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信用建设服务共同富裕目标、信用监管、信用惩戒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全国21个地方信用建设实际案例,内容详实,层次清晰,兼具实用性及前瞻性,为广大信用工作者提供鲜活的理论与经验。
涉及领域广、内容全面
本书全景式、多方位、多视角呈现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1年-2022年各方面的发展与演进。
涵盖知识产权、文旅、家政、工程建设、房地产估价、生态环境保护行业信用状况年度报告,从政策环境、信用现状、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展现各行业信用建设水平。
涵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城市信用试点示范、信用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乡村信用体系、网络诚信、社会信用国家标准化建设、信用服务业培育等多个专题报告,展现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多项重点工作的最新成效。
聚焦信用+碳减排、信用+单用途预付卡交易监管、信用+教育双减、信用+网红经济、信用+元宇宙、信用+艺术品市场等年度社会关注热点,创新性提出信用赋能各领域发展的方式、建设重点和未来趋势。
总报告
2021-2022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展与趋势
理论篇
第一节 “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领域展望
第二节 社会信用立法的模式与趋势研究
第三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研究
第四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共同富裕目标研究
第五节 信用监管的本质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
第六节 信用惩戒相关理论问题研究
地方篇
第一节 信用平台网站建设
河南:强化信用平台支撑,高质量推进“信用河南”建设
厦门:夯实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动信用信息融合应用
洛阳:一体化平台网站建设书新篇,“信用洛阳”开启新征程
第二节 “信易贷”平台建设
青岛:创新打造“以信促融,善融惠企”新模式
合肥:大力推进“信易贷”工作,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第三节“双公示”信息归集
广州:多措并举提升“双公示”数据质效
南京:法制化引领“双公示”工作规范推进,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信用建设支持“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实践
江苏:信用为基,支撑“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
深圳:着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创新“人工智能+互联网+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
济南:创新打造“加减乘除”全流程信用监管模式
行业篇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信用状况年度报告
第二节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状况年度报告
第三节 家政行业信用状况年度报告
第四节 建筑行业信用状况年度报告
第五节 房地产估价行业信用状况年度报告
第六节 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信用状况年度报告
专题篇
第一节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进展
第二节 “信用中国”网站建设进展
第三节 城市信用试点示范建设进展
第四节 信用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第五节 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
第六节 网络诚信建设进展
第七节 社会信用国家标准化建设进展
第八节 信用服务业培育与发展
创新篇
第一节 “信用+”碳减排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节 对单用途预付卡交易实施信用监管
第三节 加强信用建设,推动“双减”落地
第四节 信用助推“网红经济”变“长红产业”
第五节 标准化信用模式创新:域信用
第六节 艺术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附录1 信用建设典型创新案例
“信阳毛尖”全产业链信用体系建设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服务平台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
创新推广应用“码上诚信”,亮出“诚信龙江”新名片
供给需求齐发力,信用让“老有所养”的民生期盼落到实处
信用建设助力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支持灾后重建和复工复产
信用引领,安全开放,“信易保”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公共信用电子证照”为城市信用建设“提档加速”
信用先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信用综合赋能改革创新
聚焦信用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效能提升
创新信用监管 守护医保基金
附录2 境外信用体系建设进展
2021-2022年境外企业征信建设进展
2021-2022年境外个人征信建设进展
2021-2022年境外评级行业建设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