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三届海西信用论坛顺利召开

来源:厦门日报 | 发布时间: 2022-11-24 浏览次数:1388次

c8b77c9a3fd08057b5c18608c316c335.jpg


11月24日,第三届海西(厦门)信用论坛暨体育及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论坛以“诚竞体育 信游世界”为主题。厦门市诚信促进会会长叶重耕、厦门市发展改革委一级调研员郑小明、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厦门市文旅局副局长魏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淼,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原司长刘扶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吴晶妹、中国旅行社协会秘书长孙桂珍等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海西(厦门)信用论坛是近年来全国少有聚焦行业信用建设的系列论坛品牌,至今已是第三年举办。本届论坛由厦门市社会信用建设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厦门市社科院指导,厦门市诚信促进会、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央部委所属部门、信用领域顶级专家学者、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以及海峡两岸业界代表等近160人参会,共同基于体育及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探讨行业信用建设重点内容,引导行业内的市场主体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以信用赋能体育及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举办本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推动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举措。厦门市诚信促进会会长叶重耕表示,希望通过论坛活动,推动旅游与体育行业构建“知信、守信、用信、爱信”的良好行业氛围,助力行业加快复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市场主体和行业组织诚信建设工作,促进厦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提升,厦门市诚信促进会牵头组织制订了企业和行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推进诚信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基础研究室主任肖荣辉在论坛上就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

  本届论坛是自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施行《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后,国内举办的首个专门针对旅游市场信用建设的论坛,也是国内首个以体育行业信用建设为主题的论坛。同时,本届论坛亦是厦门第十三届社科论坛的年度分论坛。因疫情防控要求,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分为主论坛和两个平行分论坛。

焦点一:《旅游市场信用建设年度报告(2022)》发布


各方联动 编织旅游信用信息“一张网”


昨日的论坛上,国内首个旅游行业信用研究报告——由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旅游市场信用建设年度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公开亮相。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光辉就《报告》内容进行了解读。

《报告》内容涵盖全国重点城市及闽西南五市(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三明)旅游市场的政策概况、运行概况、信用状况、旅游网络热点、新业态发展趋势及未来信用建设展望等方面,为政府主管部门对旅游业实施精准监管提供参考借鉴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旅游出行提供了信用参考。


旅游失信现象引发舆论关注


近年来,为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加强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厦门也出台一揽子旅游专项政策,全面助力旅游业复苏。

《报告》指出,根据全网文旅信息热度总数排名,全网关注最高的是景区优惠政策;此外,景区突发事件处理不到位、旅游企业乱收费、游客不文明旅游等旅游现象也容易引发舆论关注。

《报告》认为,当前旅游市场信用状况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旅游业信用监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仍有改善空间。近几年旅游业司法诉讼的数量有所下降,严重违法失信记录显著减少,但仍有部分失信行为存在,近两年行政处罚和失信被执行人数量有所上升。

二是旅游市场主体失信事件频发,信用水平有待提升。一方面表现为旅游企业之间存在失信行为,如旅行社与饭店、交通企业之间随意调整价格或单方面取消合约,饭店不按事先约定的标准提供产品,交通企业提供的交通工具以次充好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旅游企业对游客的失信行为,如减少旅游项目、景点停留时间短、导游私拿回扣、不合理低价游、乱收费、强制消费、旅游欺诈等现象。


创新文旅行业信用应用场景


行业信用管理平台是归集信用信息数据,提升信用管理效能的重要渠道。2021年3月31日,旅游市场信用管理系统上线启用,要求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坚持“应列入、尽列入”原则,将符合列入条件的文化市场、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列入黑名单,实施信用惩戒。

《报告》建议,建设“旅游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标准”,基于信用评价对旅游企业进行正向引导和负面惩戒,促进形成良好的市场风气,同时,在疫情影响期间对企业的监管,建议采取审慎包容的态度,坚持审慎处罚;加强旅游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建立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旅游景点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编织旅游信用信息“一张网”,实现信用数据“应归尽归,可归尽归,愿归尽归”,以数据为基础,动态监测旅游行业信用发展态势。


近年来,国内部分景区探索优惠政策与信用相结合的新模式,培育旅游全产业链信用消费,引导旅行社、景区、民宿等主体组建诚信旅游联合体,引导游客基于信用承诺购买信用产品享受先游后付,并为信用良好的游客提供更多激励措施。建议业界进一步创新旅游行业信用交易模式,探索开发“信易行”“先游后付”“信易租”等信用惠民应用场景,让游客切实感受到诚实守信带来的便利;同时,科学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旅游促进条例,将不文明旅游行为与个人诚信挂钩,采用适当方式对其行为予以曝光,并采取一定惩戒措施,提升游客文明旅游意识。


焦点二:厦门市体育“白鹭分”惠民便民应用指南发布


以信促用 推进“信易+”应用场景


近年来,厦门市相继出台《厦门市体育领域实施信用承诺管理制度》,制定《厦门市体育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完善一系列信用修复等工作机制文件,探索完善体育行业的信用监管机制。昨日,厦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阮敦梁介绍了厦门体育产业发展态势和厦门市体育局在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创新做法、成效。市体育局在论坛上发布了厦门市体育“白鹭分”惠民便民应用指南,为诚信主体在体育运动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

目前厦门体育行业“信易+”场景已涵盖:活动赛事报名(市民凭白鹭分,在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赛事报名过程中,可免收赛事押金,两年来共有1324名选手获益);体育设施(可预约对外开放的学校、智慧健身房、免费和低收费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目前已开放119个校园,25个智慧健身房 11个免费和低收费场馆);公益课程(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驿站免费开展10 多项公益课程,还可免费借用健身器材);场馆预定优惠(在厦门市体育中心及市滑冰馆可获取订场4-9折优惠)等。下一步,市体育局还将加强体育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探索创新体育“信易+”应用场景,营造体育领域信用良好氛围,开拓厦门体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昨日,十家体育企业代表在论坛上发表“诚信宣言”,并签署了体育行业诚信经营信用承诺书,表示将共同助力厦门市体育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昨日下午的“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分论坛上,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厦门市各区文旅局、厦门市体育中心、各单项运动协会、厦门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代表就体育企业信用建设的关键要素及建设思路、信用如何赋能体育企业获客和提升服务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焦点三:闽西南五市共议诚信促进协同工作


昨日下午举行的“闽西南五市诚信促进协同联动工作研讨会”分论坛上,福建省诚信促进会、五市诚信促进会代表齐聚厦门,深化闽西南五市诚信促进协同联动工作,积极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省关于区域协作大联盟的部署要求,畅谈各自市、县(区)两级诚信促进协同工作特色做法。

去年的第二届海西诚信论坛上建立了闽西南诚信促进工作联动协作机制,为推动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一体化协同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厦门市诚信促进会积极推动各区建立健全区级诚信促进会,在全市六个区都建立了诚信促进会。加强市、县(区)级诚信促进会的诚信工作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各级促进会作用。本届论坛也首次实现了厦门市六个区诚信促进机构一同参与,共同探讨市、区两级诚信促进协同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