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18日,河南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厦门圆满举办。本次培训为期4天,由河南省发改委主办,我院承办。培训以“‘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旨在加强河南省“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和谋划,提升河南省各地信用建设干部队伍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本次培训共有河南省发改委相关处室及省信用中心、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的信用工作分管领导、主要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约90人参加。

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开设《“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方向与重点任务探讨》《信用大数据在政务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信易+”创新应用》《“信易贷”平台建设模式及推广方法》等数门课程,涵盖信用政策法规、信用平台建设、信用数据应用、信用监管、城市信用建设、信用产业发展等多个课程类别,邀请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厦门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有关领导、知名专家学者向参训人员讲授全面、专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知识,交流可复制可借鉴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培训开班

开班仪式
6月16日上午,河南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由河南省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处处长丁静润主持。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晓辉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晓辉发表致辞,他表示近年来河南在建立完备的信用法规制度、打造坚实的信用基础支撑能力、构建有力的信用监管运行机制、扩展丰富的信用惠民便企场景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非常值得厦门市学习。希望此次培训能够成为河南与厦门、河南各地市信用同仁们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新未来。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国信研究院和“国信信用教育培训基地”能够为各地市提供最优质的信用类课程培训和配套咨询服务,帮助地方积极谋划、解决实际问题,助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文生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文生在讲话中表示,这次培训提供了近距离感知、学习经验的宝贵机会,各参训人员在学习中要做到六个结合。一是结合中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中央财政委会议,研究信用建设有关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系统探索和具体指导,为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二是结合党史教育。把党史教育纳入到学习培训的全过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推动信用工作融入大格局,全力开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三是结合当前形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自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战略定位,在引导良好环境、畅通市场循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果、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水平推进信用河南建设,为实现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信用保障。四是结合信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当中,要结合各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学习先进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提高学习成效。五是结合目标任务。以社会信用体系应用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实现法规制度体系化、基础支撑智慧化、监督管理精准化、创新应用场景化、示范创建长效化、宣传教育常态化等目标。六是结合先进榜样。厦门市是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厦门市在信用立法、“信易贷”示范平台、信用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位列全国前茅,是学习的标杆和榜样。希望各地市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静下心来,学深悟透,切实提高信用建设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课堂教学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余里彪
《“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方向与重点任务探讨》课程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综合规划处副处长余里彪进行授课,分别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思想、社会信用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十四五”时期信用建设重点任务探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深入浅出,明晰“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方向。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监测分析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郭歌
《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课程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监测分析处副处长(主持工作)郭歌进行授课,分别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信用监管应用实践、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地方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参训人员对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的认识。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营商信用处处长邓泽荣
《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课程由厦门市发展改革委营商信用处处长邓泽荣进行授课,从城市信用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信用建设的三个方向(服务放管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厦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法规制定、数据归集、标准建设、场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与具体做法,为参训人员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信用大数据在政务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课程由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所长刘凡华进行授课,刘凡华副所长首先介绍了南京市在信用立法、信用平台、信用数据归集、信用大数据应用的建设成效及具体做法,其次分享了南京市在顶层设计、信用服务、信用承诺、联合奖惩、优化营商环境、信用应用场景、诚信宣传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采用 “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市场深入参与。最后,结合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信用大数据+园区(街区)实践经验。

厦门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巍
《信易贷”平台建设模式及推广方法》课程由厦门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巍进行授课,阐述了“信易+”的内涵与外延,详细介绍了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运营模式、成效,厦门“信易贷”平台运营成效及数据共享、企业入驻、政策配套、宣传推广等事项的具体做法,同时,还介绍了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苏州市、台州市、济南市关于“信易贷”工作经验,最后,提出了“信易贷”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建议。

国信研究院院长曾光辉
《“信易+”创新应用》课程由我院院长曾光辉进行授课,详细阐述了“信易+”的缘起及创新应用的保障机制,着重讲解了“信易+”创新应用场景在政府、企业及个人方面的应用,为参训人员创新“信易+”应用场景拓展了思路。
现场教学
此次培训形式新颖,不仅有课堂教学,还结合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展厅、国信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实地参观学习的现场教学形式,为学员直观展示实际应用案例,增强培训效果,开拓思维。

参训人员参观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
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与厦门市政府共同指导建设,以信用平台载体为基础,以信用应用工程为重点,以信用产业体系为方向,以信用配套政策为支撑,按照“4+N”模式,打造信用大数据全产业链,力争将厦门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信用创新高地。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展厅主要展示四部分内容,一是数据的基本情况,二是大数据在政务中的应用,三是大数据在信用中的应用,四是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

参训人员参观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

参训人员参观国家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
国信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在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厦门市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由国信研究院主管主办,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地厦门数据为基础,以信用大数据应用场景为核心,整合数据方、应用方、研发方等各方资源,以研究先行的理念模式,为企业提供合作办公场地并导入数据资源、专家资源、渠道资源、资金资源,以场景助推信用大数据归集和深度挖掘开发,深入探索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的融合应用机制,研发信用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实现优秀场景和项目的孵化,加快实验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信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实验室各入驻企业向参训人员详细介绍了信用履约、信用停车、信易保、信易开、信易捷、能源信易贷、工程信易贷、易商圈、信用汽配、数据市集等16个“信易+”应用场景。

参训人员参观国信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本次培训师资权威、环境优越,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操性。通过本次信用教育培训,全面加深了河南省各地信用建设干部队伍对城市信用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其业务能力,为助推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