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5日,第三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济南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信用·赢未来”为主题,共有来自300多个城市的1000余名参会者共襄盛举。
在峰会开幕式及主论坛中,如何通过“信易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了本届峰会的热点和焦点。“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创新、发展经济、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他们普遍缺少可抵押的资产,也没有办法承受高额的担保费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拦路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务必着力解决好这一难题,充分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价值,大力推动企业信用资产变现。
主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以“信易贷创新实践”为主题,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门立群主持,对话厦门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志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阳光保险集团副总裁王永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数联铭品首席征信官朱劲杰以及易功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京鹭等嘉宾。
对话以探讨信易贷的做法、成效及建议为开篇,地方政府代表以及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专家学者、信用服务机构、垂直领域信易贷综合服务商等六方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为参会者展现了一幅信易贷开展的全景图。
信易贷的做法、成效及建议
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支持广大中小企业成长发展,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信易贷”,在去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全面启动,着眼于充分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价值、大力推动企业信用资产变现,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使其成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难题的妙招良方。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门立群说,“信易贷”的全面推开,有助于加强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信用状况良好中小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信用惠民便企。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委,积极部署开展“信易贷”相关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金融机构“信易贷”产品累计发放资金超过1.5万亿元。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门立群
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信易贷”产品有何优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副行长邵智宝认为,“信易贷”可以帮助银行实现贷前“大数据导流”,提高银行信贷审批和交易效率,降低金融机构尽调成本,同时通过信用大数据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相较于从实践的层面分享对“信易贷”的看法,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则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对“信易贷”产品的认识。韩家平认为,“信易贷”作为以信用为核心元素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具有以下四方面作用,一是突破了传统信贷评审的模式,实现了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的融合创新应用;二是整合了“政、银、企、信”等多方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信用普惠金融业务的开展;三是基于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有效规范中小企业及其负责人的经营行为,降低金融风险;四是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普惠金融获客和风控效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
“信用服务机构在‘信易贷’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信用价值变现。”数联铭品首席征信官朱劲杰表示,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将积极探索运用信用大数据,创新信用服务产品,协助金融机构提升精准获客、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水平,并建立贷前审查、贷中核验、贷后管理的全流程信用大数据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易功成董事长陈京鹭表示,工程建设行业每年仅设备交易金额就达3万亿,涉及几十万中小企业,为解决大量中小企业用钱急、周期短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开发了工程信易贷。以信用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工程”。
易功成董事长陈京鹭
全国信易贷平台建设的作用、功能及建议
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牵头建设、以各地“信易贷”创新实践为基础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全国信易贷平台”),已在一些地市试运行,并且在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正式上线。
作为首批全国信用示范城市代表,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介绍了信易贷工作的厦门做法,引起了对话嘉宾的一致点赞,张主任谈到,全国“信易贷”平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地方政府而言有五方面好处:一是让城市信用建设有了很好的载体,信用价值发挥有了更好的渠道,城市营商环境改善也有了一个抓手;二是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三是地方政务数据开放应用有了参考模式;四是可探索金融征信与公共信用融合模式;五是便于地方政府监测经济运行。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志红
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全国信易贷平台上线运行后对于市场化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有何影响,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邵智宝表示,全国信易贷平台为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大数据平台,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用融资全国统一入口,提高了银行推广“信易贷”的效率,有利于“信易贷”创新产品快速在基层落地。
对于“信易贷”平台未来发展的建议,邵智宝提出了四点期望:一是确保数据合法、丰富、精准和及时。继续完善小微企业各类数据收集、清洗和整理工作,尤其要制定标准化、结构化数据格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利用率,同时建立统一客户信息使用授权入口。二是建立联合风控机制。依托信贷产品,进行风控模型创新,建立第三方机构风控模型汇集机制,提升平台风控技术,形成合力,防范风险。三是加大个性化功能开发,加大细分领域、细分区域的金融服务功能建设。四是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平台服务便利性,完善移动端功能。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
探讨信易贷的风险管控机制、配套政策设计
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过程中,风险防控始终是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对此,朱劲杰表示,发挥信用服务机构第三方独立性、公正性特点,建立联合风控机制,在数据采集、风险识别技术上与银行形成互补,从数据融合、风控体系融合和技术融合三个层面有效实现风险防控。
数联铭品首席征信官朱劲杰
联合风控也意味着风险共担,也就是银行、政府、信用服务机构、担保、保险等多方之间要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构建多方共担风险的机制。对于保险在信易贷风险共担中的角色和作用,阳光保险集团副总裁王永文表示,保险机构上线平台,对完善平台的产品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实现精准降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行业应用领域,保险也为中小企业在招投标、医疗、交通等领域实现精准减负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于政府在风险共担机制中的作用,韩家平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整合利用好现有的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和各类资金等资源;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担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有利于深化“信易贷”的考核机制,调动各类金融机构和信用服务机构积极性,履行普惠金融义务;发挥各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和知识的宣传培训,帮助中小企业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下一步如何推广信易贷、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如何让“信易贷”真正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张志红表示,全国信易贷平台要在各地有效落地推广、发挥作用,首先要丰富产品创新,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全场景、全流程产品覆盖,全方位拓展信用服务场景;其次要有政策协同,制定各类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平台,提高中小企业黏性,实现金融融资信息与政策融资信息的互通;最后要发挥公信力政府的权威作用,加强信用监管,实现信贷全链条风险管控。
邵智宝表示,要继续完善现有产品风控模型,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分行层面重点做好已上线的产品优化、客户拓展、客户体验工作;各级分支行积极配合各级发改委,做好平台使用的宣传工作。
阳光保险王永文表示,全国信易贷平台的推广需要政策法规、制度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服务、信用评价、金融产品等的有力支持,需要整合“政府+市场”多维资源。
阳光保险集团副总裁王永文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新华通讯社和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 “信易贷”高端对话环节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指导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负责组织策划。同步发布《信易贷创新实践案例选编》研究成果(大会资料)。